據悉,本次反傾銷和反補貼稅最終裁定反傾銷稅率分別為韓國14.72%-27.05%、中國臺灣地區20.04%-101.84%、泰國14.62%-21.09%、越南0-22.27%;越南反補貼稅率為6.23%-7.89%。其中,玲瓏輪胎反傾銷稅率為21.09%;賽輪輪胎反傾銷稅率為0,反補貼稅率為6.23%;森麒麟反傾銷稅率為17.08%,較初裁16.66%的稅率略高。
根據終裁審核結果,在最初對泰國申報稅率106.4%-217.5%的情況下,反傾銷終裁結果僅為14.62%-21.09%;在對越南申報稅率14.73%-33.06%的情況下,結果僅為0-22.27%。本次美國“雙反”結果,說明部分優質國內胎企的海外工廠存在較少或者不存在實際的傾銷行為,對中國輪胎企業的影響有限,長期來看不會改變中國輪胎企業崛起趨勢。
美國對中國輪胎實施“雙反”政策已經長達五年,除了對中國輪胎持續施壓,美國還將關稅“大棒”揮向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此輪“雙反”調查開始于2020年5月13日,調查范圍包括來自韓國、泰國、越南及中國臺灣地區的輪胎產品。根據美國商務部披露的日程,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將于美國時間2021年7月5日對于終裁結果做最終裁定。
對于這一“相對樂觀”的結果,金聯創橡膠行業分析師王尚真表示,疫情后,美國輪胎產能一直沒有恢復,國內存在缺貨現象。“去年美國輪胎產能下降三成以上,今年狀況并沒有改變,目前美國國內轎車胎和卡客車胎行情火爆,供不應求。美國市場無法放棄高性價比的中國輪胎,如果制定過高的稅率,當地消費者可能難以接受。”
方正化工團隊認為,短期來看,國內頭部輪胎企業可以通過與美國經銷商及消費者分攤稅率、調整銷往美國的產品結構、自身降本增效等方式消除實際的影響。從長期看,中國的輪胎要想突破關稅的限制,國際化和品牌化是最終選擇。行業頭部企業有望在本次篩選中再次過關,加快全球化布局,拿下更多市場份額,最終成長為國際化的輪胎巨頭。
值得一提的是,輪胎行業頭部企業國際化布局正在持續推進。玲瓏輪胎塞爾維亞工廠有望在2021年6月投產,屆時可由歐洲工廠出口美國,規避貿易壁壘。分析人士認為,行業頭部企業能夠依靠產品品質升級和產能全球化布局規,通過“雙反”等事件鞏固其“強者恒強”的行業地位。
電 話:18146166655
郵 箱:18146166655@189.cn
地 址:福建省龍巖漳平市新材料產業園